奧修靜心 ─ 步驟要領

※ 此處所選的奧修靜心是以桑雅的靜心工作為依據。桑雅向來側重於奧修早期以及與奧修能量直接相
    關的靜心項目。
※ 以下解說主要摘自"靜心觀照""橘皮書""靜心冥想",同時參考桑雅在各奧修社區的靜心經驗。



動態靜心

第一階段:十分鐘

迅速地透過鼻孔來呼吸,一直要集中在呼氣,身體會自然吸氣。氣必須深入肺部,隨著每一個吸氣,使胸部擴張。當你在呼吸的時候,盡可能使氣吸得很深,盡可能全然去做它,但是不要把身體弄得很僵硬,要確定頭部和肩膀都很放鬆,繼續呼吸,盡可能快而且用力深呼吸,然後又更用力一些,直到你實際上變成那個呼吸,讓呼吸成為混亂式的,換句話說,不要使它變得很穩定、很有規律。一旦你的能量在流動,它將會開始移動你的身體。讓身體移動,使用它們來幫助你產生更多的能量。手臂和身體的自然擺動能夠幫助你能量的產生。感覺你的能量在升高。在第一個階段不要慢下來,不要將這些能量釋放出來。。

第二階段:十分鐘

要跟呼吸所產生出來的任何能量完全合作,著重在傾洩和完全放開來。隨著你的身體,讓你的身體表達一切‧‧‧爆開來!‧‧‧讓你的身體來接管,將一切需要丟出的東西全部放出來,全然瘋開來‧‧‧唱歌、尖叫、笑、喊、哭、跳、震動、跳舞、踢、在地上打滾,不要有任何保留,讓你的整個身體移動,稍微刻意做出一些動作常常能夠有助於你的開始,永遠不要讓你的頭腦來干涉正在發生的事,記住,要整個身體全部投入,成為全然的。

第三階段:十分鐘

讓你的肩膀和頭部放鬆,雙手盡可能高舉,但是不要鎖住肘部。雙手舉起,跳躍,同時喊:「護!護!護!(Hoo)」盡可能深入地喊,從腹部的下方喊出來,跳躍的時候,整個腳掌要重重地全部著地,好讓那個聲音深深打擊到你的性中心,全然投入,完全竭盡你自己。

第四階段:十五分鐘

停!當音樂喊停的時候,停留在當下的姿勢,完全不動!不要以任何方式來重新調整你的身體。咳嗽或移動,或任何動作都會打散那個能量流,前面的努力就白費了。觀照一切發生在你身上的事。
透過呼吸,能量被喚醒,透過壓抑的傾洩,能量被淨化,透過蘇菲的咒語「護!」,能量被提升,現在讓它在你裡面深深地運作,能量意味著活動,如果你不再將它丟出去,它就會開始在裡面運作。

第五階段:十五分鐘

慶祝!隨著音樂,用自由的跳舞來表達當時存在的,對整體表達你的感激,整天都帶著你那活生生的感覺。

(這個技巧可以個別做,或是一群人一起做,如果群體的靜心可能的話,那個能量將會特別強,而它的效果也會特別好。要做的時候必須空著肚子,閉著眼睛,或是戴眼罩,穿盡可能少的衣服。
對於那些不可以在靜心的場所發出噪音的人,奧修介紹另外一種型式的動態靜心,可以作為輪替的技巧。能量被保留在裡面,所有的聲音都被保留在裡面,而不是被丟出來。對於那些能夠全然投入的人,它是一個非常深的靜心型式,因為能量被保存在裡面,所以能夠深深向內移動。
五個階段都跟上述的一樣,允許你的身體爆發進入第二階段的發洩,不要發出任何聲音,那個釋放和洗滌完全透過身體的移動來做,不要壓抑任何東西。如果你想尖叫,那麼就讓尖叫透過身體來表達,然後第三個階段,在內部深處用「護」那個聲音來搥打,將聲音保存在裡面,但是要完全跟著它,強烈地跟著它。)


亢達里尼靜心

第一階段:十五分鐘

放鬆,眼睛保持放鬆,臉部的肌肉也保持放鬆。讓你的整個身體震動,剛開始的時候你必須去做它,但是幾分鐘之後它會自己震動。感覺能量從你的腳往上移。如果你使整個身體保持放鬆,那個震動會從你的手,從你的腳,從你的頭移動,直到它完全接管了你,直到你變成那個震動。你的眼睛可以張開或閉著。

第二階段:十五分鐘

跳舞‧‧‧現在讓那些被喚醒的能量透過跳舞來表達,你會活生生地充滿能量,讓這些能量透過跳舞而散佈開來。那個跳舞是重要的,有比你身體習慣的更多能量在你裡面被喚醒,沒有跳舞你會覺得一種打擾、一種不安靜、一種不舒服,所以要完全進入舞動,按照你的感覺自由發揮,讓整個身體按照它所希望的方式來移動。享受它!

第三階段:十五分鐘

閉起眼睛,靜靜地坐著或站著‧‧‧觀照任何發生在內在和外在的事,讓你自己跟它融合。

第四階段:十五分鐘

閉起眼睛躺下來,身體保持靜止。只要存在,裡裡外外無它,只有寧靜,只有靜止。


味帕沙那靜心

靜坐

找一個舒服的地方,坐四十五到六十分鐘。每天同一個時間坐在同一個地方將會有所幫助,它不一定要是一個寧靜的地方。你要自己去實驗,直到你找到你感覺最佳的情況,你可以每天坐一次或兩次,但是在吃飯之後或睡覺之前至少有一個小時不能坐。
背部和頭部保持直立地坐著是重要的,眼睛必須閉起來,身體盡可能靜止。用一個靜心用的椅子,或是一個背部直立的椅子,或是任何墊子的安排可能會有所幫助。
沒有特別的呼吸技巧,一般而言,自然的呼吸就可以了。味帕沙那是基於對呼吸的覺知,所以你要注意看每一個氣的上升或下降,注意在那個感覺被體驗最清楚的地方—鼻子或是胃部的地方,或是太陽神經叢(在胃後面)。
味帕沙那並不是要集中精神,整個小時都保持觀照呼吸也不是一個目標。當思想,感情,或感覺升起,或者當你覺知到有聲音、氣味和微風來自外在,那麼就讓你的注意力流向它們。任何升起的東西都能被觀照,就好像雲在天空中經過,你既不執著,也不排斥。每當有一個選擇說要看什麼,那麼就恢復到對呼吸的覺知。
記住:沒有什麼特別的事要發生。既沒有成功,也沒有失敗,也沒有任何改善。沒有要想出什麼東西,或分析什麼東西,但是洞見(insight)會來到每一樣東西。問題和難題可以只是被看成奧秘而被享受。

行走

這是一個很慢的、平常的走路,走的時候要覺知到腳碰觸到地面。
你可以走圓圈,或者走直線,走十步到十五步之後再折回,往返地走,可以在室內,也可以在室外。眼睛必須下垂,保持注意前面幾步的地方。在走的時候,那個注意力必須放在每一隻腳,觀照著它碰觸到地面。如果有其他的事情升起,停止注意你的腳,注意看其他有什麼東西引起你的注意,然後再回到你的腳。
它跟靜坐是同樣的技巧,但是觀照點不同,你可以走十五到三十分鐘。



那達布拉瑪靜心

那達布拉瑪是古代西藏的技巧之一,它原來是在清晨的時候做的。它可以在一天當中的任何時間做,可以單獨做,也可以跟別人一起做,但是做的時候必須空著肚子,而且做完之後至少要有十五分鐘不活動。這個靜心持續一個小時,它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三十分鐘

將眼睛和嘴巴閉起來,以一種放鬆的姿勢坐著,開始發出嗡嗡聲(Humming),聲音必須大到能夠被別人聽見,而使全身產生一種震動。你可以想像你看到一個中空的管子,或是一個空的容器,裡面只是充滿著嗡嗡聲的震動。你會達到一個點,到那時候,那個嗡嗡聲會自己繼續,你就變成聽者。沒有特別的呼吸方式,你可以改變音調的高低,或是溫和地、慢慢地移動你的身體,只要你喜歡就可以。

第二階段:十五分鐘

第二階段分成兩個七分半鐘的小節。前半段:掌心向上,以一種向外的圓周運動方式來移動你的手。從肚臍的地方開始,兩隻手都向前移,然後分開,作出兩個大的圓圈,左右兩邊的動作一樣。手的移動必須非常慢,慢到有時候看起來好像沒有在動。感覺你向外給出你的能量,給予宇宙。七分半鐘之後,轉動你的手,掌心朝下,開始以相反的方向來移動。現在兩隻手將會一起來到肚臍的地方,然後在身體的兩邊向外分開。感覺你將能量攝入。就好像在第一階段一樣,不要限制你身體其他部分任何柔軟或慢速的移動。

第三階段:十五分鐘。
完全寧靜而且靜止地坐或躺著。



德伐瓦泥靜心

德伐瓦泥是神聖的聲音,它透過靜心者來移動和說出,但是那個靜心者必須已經變成一個空的容器,或是一個管道。這種靜心是一種用舌頭的拉提漢,它能夠很深地放鬆有意識的頭腦,所以如果你在晚上睡覺之前做這種靜心,睡眠一定會進入很深。此靜心分成四個階段,每一階段十五分鐘,全程都必須閉著眼睛。

第一階段:十五分鐘

靜靜地坐著,最好使用溫和的音樂。

第二階段:十五分鐘

開始發出無意義的聲音,比方說:「啦……啦……啦」,一直這樣做,直到產生不熟悉的類似語言的聲音,這些聲音必須來自你不熟悉的、在你學習語言之前幼兒時期所使用的頭腦部分。允許溫和的、講話的音調,不要哭或大聲喊叫,不要笑或尖叫。

第三階段:十五分鐘
站起來繼續講話,讓你的身體輕輕移動,跟那些聲音保持和諧。如果你的身體放鬆,那個微妙的能量將會脫離你的控制而產生一個拉提漢(自發性的發生)。

第四階段:十五分鐘
躺下來,保持寧靜和靜止。



戈利仙卡靜心

這個技巧由四個階段所組成,每一階段十五分鐘,前面兩個階段是準備的階段,使靜心者為第三階段自發性的拉提漢準備好。奧修講過,如果第一階段的呼吸做得正確,在血液裡面形成的二氧化碳將會使你覺得像戈利仙卡(埃弗勒斯峰)那麼高。

第一階段:十五分鐘

閉起眼睛坐著,透過鼻子深深吸氣,使它充滿肺部。儘可能讓氣停留在肺部,時間越長越好,然後透過嘴巴慢慢呼氣,儘可能使肺部的氣完全空掉,時間保持越久越好,在整個第一階段當中,持續這種呼吸循環。

第二階段:十五分鐘

恢復到正常呼吸,溫和地凝視著蠟燭的火焰,或是藍色的閃光,身體保持靜止。

第三階段:十五分鐘

眼睛閉著,站起來,讓你的身體放鬆而具有接受性。有一些微妙的能量會被感覺到,那些能量會推動你的身體,使它脱離正常的控制,讓這個拉提漢(自發性的動作)發生,你不要自己去移動,讓那個移動很溫和、很優雅地發生。

第四階段:十五分鐘

閉起眼睛躺下來,保持寧靜和靜止。

前面三個階段要由穩定的、有韻律的打擊樂所陪伴,最好跟柔和的背景音樂搭配在一起。音樂敲打的節奏必須是正常心跳的七倍,如果可能的話,可以同時使用閃光,而閃光的節奏最好跟打擊音樂的節奏一致。



奧修演說聆聽

自普那社區初期奧修就開始每日公開演說,並且常常是以英語和印度語交錯進行。
90年代的普那仍維持於動態靜心後安排一個小時以上的奧修演說聆聽。在大帳篷式,白色大理石地面的佛堂裡,眾人或坐或臥地傾聽奧修,自然地達到一種純粹的撒尚(Satsang)。



白袍靜心聚會

這場盛會開始於一場能量的狂野慶祝。伴隨著音樂覺知地跳舞,在高喊三聲OSHO後達到最高潮—-OSHO並不是作為名字來高喊,而是一個具有科學性的聲音或咒語,讓能量提升到高峰。此處越是全然參與能量的建立,之後自然就能更為深入寧靜,
下一階段是閉上眼睛的靜坐,音樂與無聲相互交替。在三聲強烈的鼓聲後接著觀賞奧修演講影片。
自1988年起奧修開始在晚間的佛堂演說後親自帶領靜心。從亂語開始,然後凝神靜坐,身體全然倒下,最後坐起,整個過程奧修會引導大家進入如佛一般的意識。此稱為"Let-Go"或"No-Mind"的靜心後來放在奧修影片後,成為白袍靜心聚會的一部分。



那塔拉吉靜心

那塔拉吉是跳舞的靜心,分成三個階段,一共六十分鐘。
讓舞以它自己的方式流動,不要強迫它,倒是要跟隨著它,讓它發生,它不是一種作為,而是一種發生,保持宴樂的心情,你並不是在做什麼嚴肅的事,你只是在遊戲,跟你生命的能量遊戲,跟你的生物能遊戲,讓它以它自己的方式來移動。就好像風在吹動、河流在流動—-你在流動和吹動,感覺它。
要成為遊戲的,一直都要記住「遊戲」這個字,跟我在一起,這是非常基本的。在印度這個國家,我們稱整個宇宙的創造為神的遊戲。神並沒有創造這個世界,它只是他的遊戲。

第一階段:四十分鐘

閉著眼睛跳舞,好像著了魔似的。完全讓你的無意識來接管。不要控制你的移動,也不要觀照正在發生的,只要完全融入那個舞。

第二階段:二十分鐘

眼睛保持閉著,立刻躺下來,保持安靜、靜止。

第三階段:五分鐘

以慶祝和享受的心情來跳舞。



※※※※※※※※※※※※※※※※

     我動態靜心的系統以呼吸作為開始,因為呼吸在你整個人的存在裡面有很深的根。你或許沒有觀察到,但是如果你改變你的呼吸,你就能夠改變很多東西。如果你細心觀察你的呼吸,你將會了解到,當你在生氣的時候,你會有一個特別的呼吸韻律。當你處於愛之中,有一種完全不同的韻律會來到你身上。當你放鬆的時候,你會以不同的方式來呼吸;當你處於緊張狀態,你的呼吸方式也會不同。你無法以放鬆情況下的呼吸方式來呼吸,而同時又保持生氣,那是不可能的。
     當你的性慾被激起,你的呼吸會改變。如果你不讓呼吸被改變,你被激起的性慾將會自動消退,這意味著,呼吸跟你的心理狀態有很深的關聯。如果你改變你的呼吸,你就能夠改變你頭腦的狀態,或者,如果你改變你的頭腦狀態,呼吸將會改變。所以我以呼吸作為開始,我建議在這個技巧的第一階段用十分鐘的混亂式呼吸。我所謂混亂式的呼吸是意味著很深、很快、且強而有力的呼吸,沒有任何韻律,只是將氣吸進和呼出,吸進和呼出,盡可能強而有力、盡可能深、盡可能強烈,將氣吸進,將氣吸出。
     這個混亂式的呼吸就是要在你壓抑的系統裡製造混亂。就目前而言,不管你是怎麼樣,你都有某一種型式的呼吸。一個小孩會以一種特定的方式呼吸。如果你在性方面有所害怕,你將會以某一種特定的方式呼吸。你無法很深地呼吸,因為每一個深呼吸都會打擊到性中心。如果你在害怕,你無法深呼吸,恐懼會使你的呼吸變淺。
     這個混亂式的呼吸就是要打破你過去所有的模式。你把自己做成怎麼樣,這個混亂式的呼吸就是要去打破它。混亂式的呼吸在你裡面創造出混亂,因為除非混亂被創造出來,否則你無法釋放出你壓抑的感情,那些感情已經進入了身體。
     你並不是身體和心理,你是「身體心理」、「心理身體」。你是兩者在一起,所以任何對身體所做的都會及於心理,任何對心理所做的都會及於身體,身體和心理是同一個實體的兩端。
     十分鐘的混亂式呼吸是很棒的!但它必須是混亂式的,它不是一種瑜珈呼吸的型式,它只是透過呼吸來創造出混亂,它創造出混亂是有很多原因的。
     很深、很快的呼吸會給你更多的氧氣。當身體裡面有更多的氧氣,你就會變得更活、更像動物。動物是活生生的,而人是半生半死的,你必須再度被造就成一隻動物:活生生的、震動的、有生命力的—血液裡面有更多的氧氣,細胞裡面有更多的能量。你的身體細胞將會變得更活。這個跟更多的氧結合的情況能夠幫助你產生身體的電,或者也可以稱之為生物能。當身體裡面有電,你就可以深入內在,超出你自己,那個電流將會在你裡面運作。
     身體有它本身的電源,如果你用更多的呼吸和更多的氧氣來搥打它們,它們就會開始流動。如果你變得真正活生生的,那麼你就不再是一個身體。當你變得越活,當有更多的能量流進你的系統,你就越不會感覺到你自己就是身體,你將會覺得更像能量,而不像是物質。
     每當你變得更活,在那些片刻裡,你就不是身體指向的。如果性具有那麼多的吸引力,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如果你真的在那個行為裡,完全動的、完全活的,那麼你就不再是一個身體—只是能量。如果你要超越,那麼去感覺這個能量、去跟這個能量活在一起是非常需要的。
     我動態靜心技巧的第二步是發洩。我叫你要有意識地發瘋,有任何東西來到你的頭腦—任何東西—都讓它表達出來,跟它合作,不要抗拒,那只是一個感情之流。
     如果你想要尖叫,那麼你就尖叫,跟它合作。一個很深的尖叫、一個很全然的尖叫、一個你整個人都投入的尖叫是非常具有治療作用的,是具有很深的治療作用的。只是藉著尖叫,就有很多東西、很多疾病會被釋放出來。如果那個尖叫很全然,你的整個人都會投入它裡面。
     所以,在下一個十分鐘,讓你自己透過哭泣、跳舞、尖叫、跳躍、和笑來表達—就如他們所說的:「瘋開來!」幾天之內你就會感覺到它是什麼。
     剛開始的時候,它或許是被迫的,是一種努力,或者它也許甚至只是你把它演出來的。我們已經變得非常虛假,以致於我們無法做出任何真實的事情,我們已經變得沒有辦法真正地哭、真正地笑、真正地尖叫,每一樣東西都只是一個面具,所以當你開始去做這個技巧,在剛開始的時候,它或許是強迫的,它或許需要努力,它或許只是你把它演出來的,但是不必擔心,繼續做,很快你就會碰觸到你壓抑了很多東西的地方。你將會碰觸到那些地方,而一旦它們被釋放出來,你將會覺得如釋重擔,一個新的生命將會來到你身上,你將會被重新生出來。
     這個釋下重擔是基本的,如果沒有先釋下這些重擔,靜心將無法按照人本然的樣子來發生。我不談例外的情形,因為它們是不相關的。
     隨著這個第二步—當東西被丟出來—你就變成空的,這就是空的意思:將所有的壓抑掏空。在這個空當中,你就可以做一些事。蛻變可能會發生;靜心可能會發生。然後在第三個階段,我使用「護」(Hoo)的聲音,在過去,曾經有很多聲音被使用過,每一種聲音都有一個特定的作用,比方說,印度人一直在使用「嗡」(AUM)這個聲音,「嗡」會打擊到心的中心,但是人們已經不再歸於心的中心。「嗡」是在敲一個沒有人在家的門。
     蘇菲徒使用「護」,如果你說「護」這個聲音說得很大聲,它會深入到性中心,所以這個聲音被當成一個內在的搥打。當你變成空,這個聲音就能夠移向你的內在。唯有當你是空的,聲音的移動才可能,如果你充滿壓抑,將不會有什麼事發生,有時候,當你充滿壓抑的時候,使用任何咒語或聲音甚至是危險的。每一層壓抑都會改變聲音的路線,而最後的結果或許是你從來沒有夢想過的、從來沒有希望過的、從來沒有預期的。你需要一個空的頭腦,唯有如此,咒語才能夠被使用。
     所以,我從來不按照任何人現在的狀況來建議他持咒,首先必須要有發洩。如果沒有做前面兩個步驟,一定不要使用「護」這個咒語。唯有在第三個階段,這個「護」才能夠被使用—盡可能大聲地使用,將你的整個能量都帶進它裡面,用那個聲音來搥打你的能量。當你是空的—當你已經藉著第二步的發洩把自己掏空—這個「護」就能夠往下深入而打擊到性中心。
     性中心能夠以兩個方式被打擊。第一個方式是自然的方式。每當你被異性所吸引,性中心就從外在被打擊,那個打擊也是一種微妙的震動。事實上,它是一種聲音。比方說,你或許曾經觀察過小鳥使用聲音來作為性吸引,所有它們的歌唱都是性的,牠們重覆地使用特殊的聲音來互相扣擊對方,這些聲音扣擊到異性鳥兒的性中心。
有微妙的電的震動從外在敲擊著你。當你的性中心從外在被敲擊,你的能量就開始向外流,流向別人,然後就會有繁殖、生產,有人將會從你生出來。
     「護」打擊著同一個能量中心,但是是從內在打擊。當性中心從內在被打擊,能量就開始流向內在,這個能量的向内流將會完全改變你。你就被蛻變了:你生出你自己。唯有當你的能量移入一個完全相反的方向,你才會被蛻變。目前它是流向外在,但是經過靜心之後,它會開始流向內在;目前它是往下流,但是經過靜心之後,它會往上流,這個往上流的能量就是一般所說的亢達里尼,你將會感覺到,它真的就在你的脊椎裡面流動,它走得越高,你就跟著它走向越高,當這個能量達到「布拉瑪蘭德拉」(brahmarandhra)—你裡面的最後一個中心:第七個中心,位於頭頂—你就變成了最高超的人。
     在第三階段,我使用「護」作為工具,將你的能量往上帶。前面這三個階段是發洩性質的,它們不是靜心,它們只是靜心的準備,它們是要「跳」的準備,而不是實際的「跳」本身。
     第四階段才是真正的「跳」。在第四階段,我會喊停!當我喊「停!」你們就要完全停止,任何事都不要做,因為不論你做什麼都會成為能量的轉移,這樣你就錯過了那個要點。不論你做什麼—即使只是一個咳嗽,或是一個打噴嚏—你都可能會錯過整個事情,因為頭腦會被轉移,如此一來,向上的能量就會立刻停止,因為你的注意力已經移開了。
     什麼事都不要做,你不會死的,即使你覺得想打噴嚏,但是你十分鐘不打噴嚏,你也不會死的。如果你想咳嗽,如果你覺得喉嚨很癢,但是你忍著,你也不會死的。讓你的身體保持停格,好像死掉一樣,好讓能量能夠只是往上流。
     當能量往上移,你就變得越來越寧靜。寧靜只是能量往上移的副產品,而緊張是能量往下移的副產品。現在你的身體將會變得非常寧靜,好像消失了一樣。你將無法感覺到它,你會變成沒有身體的。當你變得很寧靜,整個存在也會變得很寧靜,因為存在只不過是一面鏡子,它反映你,它以千千萬萬個鏡子來反映你。當你是寧靜的,整個存在就變得很寧靜。在你的寧靜當中,我將會告訴你只要成為一個觀照—一個經常的警覺,什麼事都不做,只是保持一個觀照,只保持跟你自己在一起,什麼事都不要做—沒有移動、沒有欲望、沒有想要變成什麼—只是保持在當下,靜靜地觀照著那正在發生的。
     由於有了前面三個步驟,所以那個停留在中心、停留在自己裡面就變得可能。除非前面三個步驟被完成,否則你無法保持跟自己在一起。你可以繼續談論它、思考它、夢想它,但它還是不會發生,因為你還沒有準備好。
     前面三個步驟將會使你準備好停留在當下那個片刻,它們將會使你覺知,那就是靜心,在那個靜心當中,有一些超越文字的事會發生。一旦它發生了,你就永遠不會再一樣,要一樣是不可能的,它是一個成長,而不只是一個經驗,它是一個成長。

※※※※※※※※※※※※※※※※

     當你在做亢達里尼靜心的時候,讓你的身體自然震動,不要去做它。靜靜地站著,感覺它正在來臨,當你的身體開始有一點顫抖,你可以幫助它,但是不要去做它。享受它、對它感覺喜樂、讓它發生、接受它、歡迎它、但是不要刻意去做它。
     如果你強迫,它將會變成一種運動、一種身體的運動,那麼那個震動會存在,但只是在表面上,它將不會貫穿你。你的內在將會保持固體狀的,如石頭一般;你將會保持是一個控制者,是做者,而身體只是隨著你的意志在動。問題不在於身體,問題在於你。
     當我說震動,我的意思是說你的固體性、你那如石頭般的存在(being)應該震動到它的基礎,好讓它變成液體狀的,流體狀的、融解的、流動的。當那如石頭般的存在變成液體狀的,你的身體將會跟隨著它,那麼就沒有一個人在震動,而只有震動本身存在,那麼就沒有一個人在做它,它只是發生,做者不存在。
     動態靜心、亢達里尼、或那達布拉瑪(Nadabrama),這些並非真正的靜心,你只是使你自己合調,它就好像‧‧‧如果你看過印度的古典音樂家在玩樂器,有半個小時的時間,或者有時候更長,他們只是繼續在調他們的樂器,他們會轉動樂器的環節,使弦變緊或變鬆。打鼓的會一直檢查他的鼓,看看它是否完美。有半個小時的時間,他們會一直這樣做,這不是音樂,這只是準備。
     亢達里尼並非真的靜心,它只是準備,你在準備你的樂器,當它準備好,你就靜靜地站著,那麼靜心就開始了,那麼你就全然在那裡。你藉著跳躍、跳舞、呼吸、和喊叫等來喚醒你自己,這些都只是使你自己變得比你平常更警覺一點的設計,一旦你變警覺,然後就等待。
     等待就是靜心。帶著全然的覺知來等待,那麼它就來臨了,它就降臨到你身上,它會圍繞著你,在你周圍遊蕩、在你周圍跳舞,它會潔淨你、純化你、蛻變你。

※※※※※※※※※※※※※※※※

     「味帕沙那」比其他任何種靜心都使更多人成道,因為它就是最本質的部分。所以其他的靜心也具有同樣的本質,但是是以不同的形式,有某些非主要的東西也加了進來,然而味帕沙那是純粹的本質,你無法從它拿掉任何東西,你也無法加進任何東西來改善它。
     「味帕沙那」非常簡單,甚至連小孩都能夠做它。事實上,最小的小孩能夠做它做得比你好,因為他還沒有充滿頭腦的垃圾,他還很乾淨、很天真。
     「味帕沙那」可以以三種方式來做,你可以選擇最適合你的那一種。
     第一種是:覺知到你的身體、你的頭腦、和你的心。當你在走路的時候,你必須帶著覺知來走路;當你在移動你的手的時候,你必須帶著覺知來移動,你要知道得很清楚,你在移動你的手。你可以沒有任何意識地移動它,就好像一個機械的東西‧‧‧比方說你在作晨間散步,你可以繼續走而沒有覺知到你的腳。
     要對你身體的移動保持警覺。當你在吃東西的時候,要對吃東西時所需要的動作保持警覺。當你在洗澡的時候,要對來到你身上的冷保持靜覺,水灑落在你身上,以及它所產生出來的喜悅,只要保持警覺。它不應該繼續以一種無意識的狀態發生。
     第二種方式是呼吸,要覺知到你的呼吸。當氣吸入,你的肚子會開始鼓起;當氣呼出,你的肚子會開始消下來。所以第二個方法就是要覺知到你的肚子,覺知到它的一上一下。就是那個對肚子一上一下的覺知‧‧‧肚子非常接近生命的泉源,因為小孩是透過肚臍跟母親的生命連結在一起,肚臍的背後是他生命的泉源,所以,當肚子鼓起,它真的是生命的能量,是生命的泉源隨著每一個呼吸在上升和下降。那並不困難,或許甚至更容易,因為它只是一個技巧。
     在第一種,你必須覺知到身體,你必須覺知到頭腦,你必須覺知到你的感情和心情,因此,它有三個步驟,但是第二種方法只有一個步驟:只有肚子一上一下。但那個結果是一樣的。當你變得更加覺知到肚子,頭腦就會變得寧靜、心就會變得寧靜、心情就會消失。
     第三種就是,當氣透過你的鼻孔進入的時候,要在入口的地方覺知到那個氣。從肚子的另一端—鼻子—去感覺它。氣的吸入會使你的鼻孔有一種冷冷的感覺,然後氣跑出去‧‧‧氣進來,氣出去。
     這也是一種可能的方式,它對男人比對女人來得更容易,因為女人更覺知到肚子。大多數的男人甚至沒有呼吸到肚子那麼深。它們在呼吸的時候胸部會一上一下,因為全世界都有一種錯誤的體格概念。如果你的胸部突出,而肚子幾乎不存在,它的確會給予身體一種比較美的形式。
     男人選擇呼吸只到胸部,所以胸部變得越來越大,而肚子縮下來,這樣看起來會比較像運動家的體格。
     全世界除了日本以外,所有的運動家和體育老師都強調呼吸要充滿胸部、要擴張胸部,肚子要向內縮。理想的狀態就好像是獅子一樣,它已經變成體操選手和一直在身體上下工夫的人的規則。
     日本是唯一的例外,他們不介意胸部必須很寬,而肚子必須往內縮。肚子要往內縮需要某種訓練,它並不自然。日本選擇了自然的方式,因此當你看到日本的佛像,你將會感到驚訝。只要看肚子,你就可以很容易分辨說那座雕像是印度的或是日本的。印度的佛像有很好的運動家體格—肚子很小,胸部很寬,但是日本的佛是完全不同的,他的胸部幾乎是寧靜的,因為他從腹部呼吸,所以他的肚子比較大。它看起來並不是很好,因為認為胸部必須比較大那個觀念在世界上已經普遍流行很久了,但是透過腹部來呼吸更自然、更放鬆。
     這是兩個要點:如果你害怕說從肚子呼吸以及注意它的上升或下降會破壞你的體格—男人對這一點比較介意—那麼你就可以觀照氣的入口處—鼻孔。吸氣的時候,觀照;呼氣的時候,也觀照。
     這就是三種方式,任何一種方式都可以,如果你想要兩種方式一起做也可以,這樣的話,那個努力將會變得更強烈。如果你想要所有三種方式一起做也可以,你也可以三種方式一起做,這樣效果將會更快,但這一切都依你而定,只要你覺得容易就可以了。
     記住:容易就是對的。
     當靜心穩定下來,而頭腦變寧靜,自我將會消失,你將會在那裡,但是將不會有「我」的感覺,那麼,那個門是敞開的。
     只要帶著一種具有愛心的渴望的心情來等待,內心準備迎接那個偉大的片刻,那是任何人生命裡面最偉大的片刻—成道。
     它將會來臨‧‧‧它一定會來臨,它一個片刻都不會延遲。一旦你進入了正確的軌道,它就突然在你裡面爆發,它就會蛻變你。
     舊有的那個人已經死了,新的那個人出現了。

※※※※※※※※※※※※※※※※

     一朵從來不知道太陽的花和一朵照射過太陽的花是不一樣的,它們不可能一樣。一朵從來不知到日昇的花從來不知道太陽在它本身裡面升起,它是死的,它只是一個潛力,它從來不知道自己的靈魂,但是一朵知道日昇的花也看過某些東西在它自己裡面升起,它知道它本身的靈魂,如此一來,那朵花已經不只是一朵花,它已經知道了一個深深的、活躍的內在。
     我們如何在我們自己裡面創造出這個內在?佛陀發明了一個方法,一個最強而有力的方法,來創造一個內在覺知的「太陽」,不僅是為了創造它,那個方法不僅創造出這個內在的覺知,而且同時允許那個覺知穿透身體的每一個細胞,穿透他的整個人,佛陀所用的那個方法叫做「阿那帕那沙提瑜伽」(Anapana-sati Yoga)—覺知吸氣和呼氣的瑜伽。
     我們在呼吸,但它是無意識的呼吸,氣是普拉那(生命能量),氣是生命力(或生命),但它是無意識的,你並沒有覺知到它。如果你為了要呼吸就必須覺知到呼吸,那麼你一定會死,遲早你會忘記,你沒有辦法持續地記住任何事情。
     呼吸是我們隨意和不隨意系統之間的一個銜接,我們可以控制我們的呼吸到某一個程度,我們甚至可以停止我們的呼吸一陣子,但是我們不能永遠停止它,沒有我們,它也會繼續,它不依靠我們,即使你昏迷好幾個月,你還是會繼續呼吸,它是一個無意識的運作過程。
     佛陀使用呼吸作為一個工具同時去做兩件事:一個是去創造意識,另一個是允許意識穿透身體的每一個細胞。他說:「有意識地呼吸。」這並不是意味著要去做瑜伽的呼吸,它只是把呼吸當作覺知的對象,不必改變它。
     不需要改變你的呼吸,讓它維持原狀,很自然地,不要改變它,但是當你吸氣,你要有意識地吸氣,讓你的意識隨著進去的氣移動,當氣呼出,讓你的意識隨著它出來。
     跟著呼吸移動,讓你的氣跟著呼吸流動,甚至一個氣都不要忘記。根據報告,佛陀曾經說過,如果你能覺知到你的呼吸,即使只是一個小時,你就已經成道了,但是一個氣都不能錯過。
     一個小時就夠了,它看起來似乎是那麼短的一個時間片段,其實不然,當你試著去覺知,一個小時就好像是一千年,因為平常你對呼吸的覺知不會超過五、六秒鐘,唯有一個很警覺的人才能夠覺知那麼長,大多數的我們每一秒鐘都錯過,當氣吸進的時候,你或許可以開始去覺知,但是它還沒有進去,你就跑到另外一個地方去了,突然間你記住那個氣正在呼出,它已經呼出,但是你在別的地方。
     意識到呼吸意味著不允許任何思想,因為思想會分散你的注意,佛陀從來沒有說:「停止思想。」他說:「有意識地呼吸。」思想會自動停止,你沒有辦法同時思想而又有意識地呼吸,當一個思想進入你的頭腦,你的注意力就從呼吸當中被拉出,只要一個單一的思想,你就會變得沒有意識到那個呼吸的過程。
     佛陀使用過這個技巧,它是一個簡單的技巧,但卻是很有活力的一個,它會對它的和尚們說:「做任何你正在做的,但是不要忘記一件簡單的事:記住進來的氣和出去的氣,跟著它移動,隨著它流動。」
     你越是想去做它,你越是努力去做它,你就會變得越有意識,它是費力的、困難的,但是一旦你能夠做它,你將成為一個不同世界裡的人,不同的存在(being)。
     這個技巧也以另外一種方式產生作用,當你有意識地呼和吸,漸漸地,你會來到你的中心,因為你的氣碰觸到你存在的中心,氣進去的每一個片刻,它都碰到你存在的中心。
     在生理上,你以為那個氣只是為了淨化血液,你以為它只是一個身體的功能,但是如果你開始去覺知你的呼吸,漸漸地,你將會進入比生理更深的地方,然後有一天你會開始感覺到你的中心,它就在靠近你肚臍的地方。
     唯有當你繼續跟著呼吸移動,這個中心才能夠被感覺到,因為你越靠近中心,你就越難保持覺知,你可以在氣進入的時候開始。當它剛好進入你的鼻子,你就開始去覺知它,它進到越裡面,覺知就變得越困難,思想會浮現。某些聲音,或是某些事情會發生,而你會跑開。
     如果你進到了中心,有一個很短的片刻,呼吸會停止,而會有一個空隙,氣進去,然後氣出來,在這兩者之間有一個很微妙的空隙,那個空隙是你的中心。
     唯有在經過一段很長時間呼吸的覺知之後,當你終於能夠跟呼吸在一起,覺知到那個氣,你才能夠覺知到呼吸沒有移動時的那個空隙,氣既不吸入,也不呼出。在兩氣進出之間那個微妙的空隙,你就在你的中心,所以呼吸的覺知被佛陀用來作為越來越走近中心的一個方法。
     當你呼氣,要保持覺知到那個氣,那裡也有一個空隙。有兩個空隙:一個空隙是在氣進來之後要在出去之前,另一個空隙是在氣出去之後要再進來之前,這第二個空隙更困難去覺知。
     在進來的氣和出去的氣之間就是你的中心,但是另外還有一個中心—宇宙的中心,你可以稱之為「神」。氣呼出和吸入之間的那個空隙就是宇宙的中心,這兩個中心並非兩個不同的東西,首先你要覺知到你內在的中心,然後你要覺知到那個外在的中心,最後你會知道這兩個中心是同一個,然後「進」與「出」將會失去它們的意義。󐴏
     佛陀說:「有意識地跟著呼吸移動,你將會在你裡面創造出一個覺知的中心。」一旦這個中心被創造出來,覺知就開始移到你的每一個細胞,因為可以說每一個細胞都需要氧氣,每一個細胞都在呼吸。
     現在科學家說,即使地球也在呼吸,當整個宇宙在吸氣,它就擴大,當整個宇宙在呼氣,它就收縮,在古印度神話經典上說,創造是梵天的一個吸氣,而破壞—世界的結束—將是那個呼氣,一個氣是一個創造。
     以一個非常縮小的方式,以一個原子般的方式,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你身上,當你的呼吸跟你的覺知合而為一,呼吸會帶著你的覺知到你的每一個細胞,然後你的整個身體就變成了宇宙,實際上,在那之後你根本就沒有物質的身體,你只是覺知。

※※※※※※※※※※※※※※※※

     靜靜地坐著,開始觀照你的呼吸,最容易的方式就是從鼻孔的入口處來觀照。當你 進入,感覺那個氣碰觸到鼻孔的入口處,觀照該處。那個碰觸比較容易觀照,氣太精微了,所以在剛開始的時候,只要觀照那個碰觸。氣進入,你感覺它進入,觀照它,然後跟隨著它,跟著它走,你將會發現它進入,觀照它,然後跟隨著它,跟著它走,你將會發現它來到一個停止的點,就在靠近肚臍的地方,它停止了,它停止的時間非常非常短,然後它再度往外移,要跟隨著它,再度感覺那個碰觸,感覺氣從鼻孔出去。跟隨著它,跟著它出去,你會再度來到一個點,那個氣有一個非常短的片刻會停止,然後再開始循環。
     吸氣,空隙;呼氣,空隙;吸氣,空隙。那個空隙是你裡面最神祕的現象。當氣進 入而停止、不動,那是你能夠會見神的點;或是當氣出來而停止、不動的時候也一樣。
     記住,不要由你來停止它,讓它自己停止。如果你主動去停止它,你將會錯過整個要點,因為那個「做者」一介入,觀照就消失了。你不要對它做任何事,你不要去改變那個呼吸型式,你既不主動吸氣,也不主動呼氣,它不像瑜伽控制呼吸的方法,它並非那樣。你根本就不去碰那個呼吸,你讓它自然發出、自然流動。當它出去,你跟著它;當它進來,你也跟著它。』
     一旦你繼續觀息—佛陀稱之為「味帕沙那」或「阿那帕那沙提」瑜伽—如果你繼續觀照它、觀照它、觀照它,你會漸漸、漸漸看到那個空隙在增加而變得越來越大,最後那個空隙會維持幾分鐘。一個氣進入,然後有一個空隙……有幾分鐘的時間,那個氣不跑出去。一切都停止了,世界停止了、時間停止了、思想停止了,因為當氣停止的時候不可能去思想。當氣停止幾分鐘的時間,思想完全不可能,因為思想過程需要持續的氧氣,你的思想和你的呼吸非常深刻地互相關連。』
     在那個頭腦的停止當中,整個世界都停止了,因為頭腦就是世界;在那個停止當中,你首度知道什麼是氣裡面的氣,什麼是生命裡面的生命,那個經驗能夠解放你,那個經驗能夠使你覺知到神—神並不是一個人,而是對生命的經驗本身。

※※※※※※※※※※※※※※※※

這是東方對世界的貢獻之一:東方了解到在兩個眼睛之間有一個內在的第三眼,它通常是螯伏的。
一個人必須努力下功夫,將他的整個性能量往上提升,抗拒地心引力。當那個能量到達第三眼,它就打開了。有很多方法被嘗試來達到這個目的,因為當第三眼打開的時候,突然間就會有一道閃光,那些你以前不清楚的事會突然變清楚。
當我強調觀照‧‧‧‧‧那是使第三眼活起來最好的方法,因為那個觀照是在裡面。這兩個眼睛不能被使用,因為它們只能夠向外看,這兩個眼睛必須閉起來,當你試著去從內在觀照,那意味著裡面有某種像眼睛的東西在看。誰看到你的思想?並不是這兩個眼睛。誰看到憤怒在你裡面升起?那個看的地方被象徵性地稱作「第三眼」。

※※※※※※※※※※※※※※※※

我的演講是一種靜心的手段。人們從來不曾用這種方式來運用談話。我說話不是為了對你傳達資訊,而是為了使你的頭腦寧靜。
首先,在這些演講當中和我坐在一起並沒有什麼,它只是要在你的內在創造出愈來愈多靜心的品質。我並沒有透過講話在教些什麼,我講話是為了創造些什麼。這些話不是演講,它們只是一種使你變寧靜的技巧,因為如果要你一點也不努力地變得寧靜,你會發現這很困難。
覺知意味著你在聽我說,同時你也聽著鳥鳴、風吹過樹稍,還有此刻在發生的一切。不要用狹隘的頭腦來聽我說,不要對其他的一切封閉,而只對我敞開。這樣的話,你就不可能傾聽我,因為如果鳥兒的聲音沒有被容納進來,我所說的就會少一點。如果此刻在發生的一切沒有被容納進來,我所說的就不會是真實的。聽我說話的時候不要排拒其他。傾聽一切,什麼也不要排除:一切都包括在內──你只是一面寧靜的鏡子,反映出週遭發生的一切。沒有什麼是干擾。在那些時刻,在那些如水晶般清晰的時刻,你將一再聽到最美的歌。




One thought on “奧修靜心 ─ 步驟要領

  1. 引用通告: 12/16 奧秘沉浸之靜心 – 相關介紹 | 桑雅劇場 Sannyas Theater

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