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修生平紀年

奧修此生是無以論定的,不過仍有眾多可供參考的生平資料。
Osho’s Life: An Anthology of Osho’s Life from His Own Books這份文件藉由紀年史實帶出奧修自身的描述和觀點。原英文版刊載於Osho World奧修神祕玫瑰有全文中譯,桑雅擇要與參考其他資料後重譯在奧修生平探索。文件簡要版的中譯可見於奧修新好命,桑雅引用該譯文並加以修改,即為本文所載的奧修簡史。
Sannyas Wiki的Timeline頁面按照年月日順序,以演說為重點紀錄了超過9000件奧修一生的活動事項。Biography頁面有著靜心營、奧修家族,奧修姓名,以及各種關於生平傳記的連結。其中OSHO Source BOOK是非常詳盡的學術型論著,OSHO Life And Vision則是生動的圖文記事。
Glimpses of a Golden Childhood金色童年這本書是奧修對他在Kuchwada和Gadawara成長時期的親身回憶,述說著只有在奧修這般的靈性師父身上才會見到的人生故事。原文可在OSHO.com的Online Library瀏覽,奧修神祕玫瑰亦有中譯



奧修紀年簡史

1931~1953  成長時期

1931年12月11日奧修出生於Kuchwada,那是位在印度中央邦(Madhya Pradesh)的一座小村子。他是耆那教布商十一個小孩中的長子。早年的故事將他描述為一個獨立而且叛逆的小孩,他質疑所有社會、宗教、哲學的信仰。在青少年時期他開始實驗靜心技巧。
1953年3月21日,奧修在二十一歲時成道。當時他在賈巴爾普爾(Jabalpur)的D.N.Jain學院主修哲學。

1953~1956  學院時期

1956年奧修從Sagar大學取得碩士學位,並獲得哲學頭等獎。他是全印度辯論比賽冠軍,以及研究所金牌獎得主。

1957~1966  教授與演說家

1957年奧修被賴普爾(Raipur)的梵文學院任命為教授。1958年他被任命為賈巴爾普爾(Jabalpur)大學哲學系教授,他在那裡任教至1966年。
他是一個充滿活力與熱情的辯論家,在印度各地旅行,並對大眾演講,也在公開辯論場合中挑戰正統宗教領袖。
在九年的教學生涯後,他於1966年離開了大學投入提升人類意識的行動。以定期進行的方式,他開始在印度大城市的露天場合向二萬至五萬人演說。在一年內他會舉行四次為期十天的密集靜心營活動。
1970年4月14日,他發表了革命性的靜心技巧——動態靜心(Dynamic Meditation)。它以一連串無禁忌的動作與發洩開始,接著是一整個階段的寂靜與靜止。從那時起這個靜心就一直為全世界的心理治療師、醫師、教師以及各種行業的人所採用。

1969~1974  孟買時期

在1960年代晚期他的印度文演講已經出現了英譯本。1970年7月他移居孟買的Woodlands Apartment,並在那裡住到1974年為止。奧修在這個時期稱為巴關·希瑞·羅傑尼希(Bhagwan Shree Rajneesh),他開始將尋道者點化為新桑雅士或者稱為門徒,那是一種自我探索與靜心,同時不揚棄這個世間與所有一切的途徑。奧修在「桑雅士」的詮譯上與傳統東方觀點有很大的不同。對他而言需要被拋棄的不是物質世界,而是我們的過去、制約以及一代加諸一代的信仰系統。他繼續在拉賈斯坦邦(Rajasthan)的山城Mount Abu帶領靜心營活動,不過停止接受全國各地的演講邀請。他把他的能量完全投注於在他周圍快速擴展的桑雅士團體。
此時,第一批西方人士開始到來並接受桑雅士的點化。這羣人中有些是帶領歐美人類潛能運動的心理治療師,他們正在尋找自己內在成長的下一步。和奧修在一起他們體驗到了適合現代人、融合東方智慧與西方科學之新式、原創的靜心技巧。

1974~1981  浦那修院

1974年3月21日奧修來到浦那(Poona,後改稱Pune),建立了浦那修院(Poona Ashram)。之後七年的時間他幾乎每天早上都有場90分鐘的演說,並且每個月以印度文和英文交替進行。他的演講對所有主要的靈性途徑提供了許多洞見,其中包括瑜珈、禪、道、譚崔、蘇菲。他也談論佛陀、耶穌、老子以及其他的神秘家。這些演說結集了超過六百冊的書籍,並且翻譯成數十種語言。
在這幾年的晚上,他回答許多關於愛、嫉妒、靜心等個人的問題。這些「達顯(Darshan)」被編纂成64本達顯日記,其中40多本已發行。
在此期間,這個圍繞著奧修建立的社區提供了各種治療團體,它們混合了東方的靜心技巧與西方的心理治療。治療師們從世界各地被吸引而來。1980年這座國際社區贏得了「世界最好的成長與治療中心」的美譽。每年有十萬人進出此地。
1981年他的背部出現退化症狀。1981年3月,在將近15年的每日演說後,奧修開始為期三年的閉關。基於可能有緊急外科手術的需要,以及在他私人醫生的建議下,奧修旅居至美國。同年,美國的門徒在俄勒岡州購買64000畝的土地邀請他前往。最後他同意留在美國,並且在他人代表下申請了永久居留。

1981~1985  羅傑尼希城

一個模範的自耕式社區城市現身在俄勒岡州中部的高原沙漠荒地。幾千畝禿瘠且無經濟生產力的土地重新闢建出來。羅傑尼希社區市政組織開始運作,最終可供5000人定居。每年夏天舉行的慶典吸引了世界各地15000名訪客。很快的,羅傑尼希社區變成了曾經在美國出現過最大、最受爭議的靈性社區。
伴隨社區成功而來的,是與社區和新城市的對立。回應雷根主政時期風行在美國社會各階層的反異教浪潮,地方、州政府、與聯邦各層級的政客也發表了反羅傑尼希的煽動性演說。移民局、聯邦調查局、財政部、煙酒管理局,只不過是其中一些花下大筆納稅人的金錢,然後用非授權與無效的調查來騷擾社區的政府機關而已。在俄勒岡州也出現了一些花費不貲的類似活動。
1984年10月,奧修結束了三年半的閉關。
1985年7月,奧修恢復公開演說,每天早上在佔地兩畝的靜心大廳向著聚集的數千人談話。

1985年9至10月  俄勒岡社區被摧毀

9月14日,奧修的私人秘書瑪.阿南德.席拉(Ma Anand Sheela)以及一些社區管理人員突然離去,而他們的全部罪行——包括下毒、縱火、竊聽以及殺人未遂等都被揭發出來。奧修邀請執法官員調查席拉所犯的罪。然而有關當局卻將此調查視為完全摧毀社區的絕佳機會。
10月23日,波特蘭市的一位聯邦大法官以相對較輕的移民詐欺罪秘密起訴奧修以及其他七人。
10月28日,在北卡羅萊納州的夏洛特市,聯邦與地區官員在未帶拘票並用槍指著奧修和其他人的情形下逮捕了他們。在其他人都被釋放的同時,奧修不准交保而且被收押了十二天。一段到奧瑞岡只需飛機五小時的路程就足足花了四天。在途中,奧修被禁止與外界聯絡,並且被強迫用大衛華盛頓的假名在奧克拉荷馬州立監獄登記。接下來的事件都指向當奧修在艾爾雷諾(El Reno)聯邦感化院時可能被人用重金屬「鉈」下了毒。

11月,在奧修移民案件上的情緒與群眾反應越來越強。因為擔憂奧修與門徒在瞬息萬變的俄勒岡州生命可能受到威脅,律師團同意在原來35項控告他的罪名中選擇兩項行使奧爾福德認罪(Alford plea)。根據這種認罪條例,被告在同意起訴可能定罪時仍能維持清白。奧修與他的律師團在法庭上保住了他的清白。他被罰了四十萬美金,然後被美國驅逐出境。
另一方面,在波特蘭的美國律師查爾斯·透納(Charles Turner)公開承認政府有意摧毀羅傑尼希社區。

1985~1986  世界行履

離開美國後奧修抵達印度,在馬納利(Kullu Manali)停留近兩個月,隨後在印度政府的刻意限制下去到尼泊爾的加德滿都。接下來一個半月中他每日發表兩次談話。因尼泊爾政府拒發簽證給拜訪他的人以及他的隨侍人員,2月15日他離開了尼泊爾並且展開一段世界行旅。
在他的第一站、希臘,他獲得30天的觀光簽證。但是就在18天後,3月5日希臘警方闖入奧修住的地方,持槍逮捕了他,然後將他驅逐出境。希臘媒體的報導指出印度政府與教會的施壓促成了警方的介入。
接下來兩週他短暫停留或申請停留美洲與歐洲共17個國家。這些國家不是拒發簽證,就是在他抵達之後撤銷了簽證,然後強迫他離開。有些國家甚至拒絕他的飛機降落。
3月19日他到達烏拉圭。5月14日烏拉圭政府原本計畫舉行記者會宣布奧修將可獲得烏拉圭的永久居留權。烏拉圭總統山古那提(Sanguinetti)後來承認他在記者會的前一晚接到一通華盛頓打來的電話。他被告知如果奧修獲准留在烏拉圭,那麼烏拉圭積欠美國的60億美元必須馬上歸還,並且不准再次貸款。奧修在6 月18日被下令離開烏拉圭。
接下來一個多月他僅在葡萄牙獲得短暫居留。總計有二十多國拒絕他入境或是在他抵達後馬上將他驅逐。1986年7月30日奧修重回印度,在孟買的Sumila居住了五個月。

1987~1989  奧修國際社區

1987年1月他回到浦那修院,將之改名為羅傑尼希精舍(Rajneeshdham)。每日演說也再度展開,有一年多的時間甚至是早晚兩場。演講主題包含人類的未來,與門徒的問答,西方靈性文學,以及禪。
1988年4月奧修發表神秘玫瑰靜心(Mystic Rose)。5月發表無念靜心(No-Mind),並開始在演說結尾親自帶領。此靜心過程也稱為「捨離」(Let-Go)。
1988年12月後,他停止使用巴關這個稱呼,羅傑尼希則保留下來。1989年2月起他接受奧修(Osho)作為名字的一部分。奧修解釋這個字是源自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的詞彙「海洋般的(Oceanic)」,意思是溶入海洋。奧修說「海洋般的」是在描述經驗,但是經驗者呢?對於經驗者我們使用「奧修」這個字。同時,他也發現「奧修」在東方歷史上也曾被使用過,意思是「受祝福的人、天上花朵灑落在他身上的人」。
自3月後因為先前中毒的效應,他的健康受到嚴重影響。4月10日晚上奧修作了最後一場公開演說。7月中佛堂大廳開始進行撒尚(Satsang),10月起取名「奧修白袍兄弟會(Osho White Robe Brotherhood)」,奧修身體允許時皆會到場。
1989年10月,奧修放棄了羅傑尼希這個名字,象徵他與過去完全斷絕關係。他簡單地以「奧修」為名,而他的修院也更名為「奧修國際社區(Osho Commune International)」。

1990  奧修離開他的身體

1990年1月的第二週,奧修的身體明顯變得更加虛弱。1月18日,他的身體已衰弱至無法到佛堂大廳的程度。1月19日,他的脈搏變得不規則了。當他的醫生問他是否應該準備心臟復甦術時,奧修說:「不,就讓我走吧。存在會決定我走的時機。」他在下午5點離開了他的身體。晚上7點,他的身軀被帶到佛陀大廳舉行慶祝儀式,然後帶到火葬場進行火化。兩天後,他的骨灰被帶回奧修國際社區,並安置在莊子廳裡他的三摩地(Samadhi)當中,墓碑的銘文如下:

奧修

從未出生
從未死去
僅在1931年12月11日至1990年1月19日間
拜訪了這個地球



迴響

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

WordPress.com 標誌

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com 帳號。 登出 /  變更 )

Twitter picture

您的留言將使用 Twitter 帳號。 登出 /  變更 )

Facebook照片

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 登出 /  變更 )

連結到 %s